实习场与幼儿园课程
发布时间:2018/4/18 17:00:19 作者:缪婷 浏览量:1455次
今天蒋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颇有意义的业务学习,就实习场进行了解与探讨。在分组讨论中,各个年级组使出了浑身解数,在良性竞赛的前提下,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水准,从中也得到了很多启示。
不断优化实习场实习场是一个与特定的材料相联系的环境,无论实习场的核心是什么,对材料的需求是它们共同的特点。如在公共事务实习场迷宫的搭建活动过程中,让幼儿设计不同的淘气堡,选择和寻找相应的材料,使用某些工具,按一定的分工开展建造活动时同样需要课程资源。在资源的收集过程中,教师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是极为重要的,教师应把收集课程资源的过程看作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只有资源适合和充分,才能使幼儿真正面临挑战并学会解决问题。3.把握实践过程,不断反思实习场实习场是一个实践场所,实习场的活动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。在这个实践过程中,幼儿通过操作和交往,建构自己的经验。幼儿的学习是具有自主性的,教师除了要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外,准确把握实习场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。教师如何把握实习场呢?我们认为,首先,以关注的心态而不是评判的心态对待幼儿的行为。幼儿的行为只要与情境有关,只要指向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就具有合理性。教师不要急于作出评判,更不要急于提供帮助或加以干涉和指责。教师要欣赏幼儿任何有意的尝试和探索。其次,深入观察,发现幼儿行动与情境之间的联系。观察是教师在实习场中的首要任务。在迷宫的搭建过程中,教师不仅注意观察幼儿,而且适时的给予指导,使幼儿学会了分析、正确使用材料。同时,鼓励幼儿对搭建材料的数量、重量、稳定性、牢固性等问题不断思考,大胆尝试、验证,提高了幼儿独立做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最后,评价指导行为的成效。在实习场中,教师应经常评估自己的指导效果,以不断优化自己的指导行为。
通过课题的研发活动,我们明显的感受到,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一次次遇到挑战,每到这时,他们总是通过不断的尝试,寻找问题的答案并确定最佳解决方案,幼儿的各项能力(语言表达、创造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同伴交往的能力、与他人的沟通等)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螺旋上升。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了明显的转变,尊重幼儿的想法,鼓励幼儿大胆尝试,适时加入,适度指导,适当鼓励。同时,教师及时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,分析原因,调整引导方式,支持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化解疑问,不断完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,真正成为幼儿合作的伙伴。